技术员 发表于 2018-4-7 01:50:47

取之有道

  清康熙年间,云州城里有一个万盛药行,规模宏大远近闻名。说来你也许不信,这药行老板是一个年仅二十多岁的小伙子,名叫沈原,不但为人随和,而且生得风流倜傥。
  
  沈原自小死了父亲,只有一个母亲和他相依为命。最近一段时间,他发现一向开朗的母亲总是闷闷不乐。沈原是个孝子,就忍不住询问,母亲叹了口气道:“儿啊,虽说你现在事业有成,可身边总归少一个知冷知热的人。娘也是过一天少一天的人了,你这样怎么让娘放心得下啊。”
  
  其实,沈原早就有了意中人,就是城南柳员外的独生女儿柳香莲。两人偶然认识后,柳香莲也对沈原爱慕不已,只是这事两人都瞒着双方家人。如今见母亲这样说,沈原便对母亲道:“娘,我正想和你说这事呢……”
  
  听说儿子的意中人是柳员外家的千金小姐,母亲不住地点头:“和娘想到一块儿去了,娘也中意那丫头,听人说不但模样好,人也乖巧,娘这就选个吉日找人提亲去。”
  
  然而前去提亲的人不一会儿就回来了,沈原上前一问,他们一个个直摇头:“也不知你是如何得罪了那柳老头,一听说是来给你提亲,他马上就叫下人把我们连人带东西都轰了出来。对了,他还让转交这个给你。”说完交给沈原一个信封,就一个个告辞走了。
  
  沈原打开信封一看,里面有四句诗:
  
  顽童搬石费思量,
  
  一心只为赚钱忙。
  
  买卖本是两情愿,
  
  何故碎瓷扔下塘?
  
  诗的最下面是两个大字:奸商!
  
  沈原看后禁不住哑然失笑,原来柳员外这首诗说的是他小时候的一件事。
  
  那一年沈原十岁,因为家贫吃不上饭,娘又病了,他就想到村头的塘里摸鱼给娘吃。那时正值盛夏,天气很炎热。来到塘边,沈原发现路边的这口塘每天很是热闹,南来北往的行人路过这里,都图凉快脱了鞋袜下到塘里冲冲脚洗洗脸。当下他灵机一动,鱼也顾不上摸了,马上就从四处搬来了许多大石块。
  
  村里人看着他满头大汗的样子,都不解地问:“小伢子,你娘还躺在床上哩,你要是吃饱了撑着没事,就去城里给人家打短工,也好赚点钱给你娘买药。大热的天,你捣鼓这些破石头干啥?”
  
  沈原也不解释,只见他把那些找来的石块整齐地码在塘底水边,然后写了个大木牌挂了起来:每用一次收钱一文。原来他是想让人们都站在他的这些大石块上洗脚,这样冲洗后的脚就不会再沾到塘底的淤泥了。
  
  过路的人虽然觉得这样很方便,一文钱也不算太多,可就是没有人愿意花钱买他的石头站。
  
  看看自己这招不行,沈原又生一计,换了个木牌挂在塘边:“塘底有碎瓷,小心割破脚!”
  
  有些人看后不相信,就问他:“你怎么知道塘里有碎瓷片?”
  
  谁知沈原嘿嘿一笑:“我自己扔进去的,怎会不知道?”
  
  这一招果然管用,有些人想图凉快,又害怕被塘底的瓷片划破脚,只得花钱买了沈原的石块。当时村里人见了就断言:这么小就心术不正,长大后一定不干好事。柳员外的诗中说的便是此事。
  
  沈原正在考虑如何给柳员外回信,这时去邻县采购药材的管家回来了,他告诉沈原这次并没有购买到多少药材,因为邻县正在发大水,很多药材店都关了门。沈原问他水势大吗,管家说水势很大,邻县的百姓都流离失所背井离乡,还有很多逃难来到了云州。
  
  沈原想了想,也顾不上回信了,马上安排管家:“你现在赶紧贴出告示,就说咱们万盛药行大量收购青蒿,有多少收多少,收了先存在仓库里。对了,把咱们仓库里的其他药全都处理出去,空出地方专放青蒿。”
  
  管家不解其意:“可是东家,青蒿又不是什么名贵药,咱库存那么多青蒿有什么用?”
  
  沈原让他不要多问。很快,万盛药行大量收购青蒿的事就传遍了整个云州城。其他药行老板都笑沈原八成是疯了,因为现在正是梅雨季节,天又阴沉沉的,雨说来就来,青蒿放久了就要霉变。
  
  这一天,沈原来到仓库,看着堆积如山的青蒿,对管家说:“好了,现在是该给它们找个买主的时候了。”说完沈原就径直来到了云州县衙,找到了县令贾得贵。见了贾得贵沈原开门见山地告诉他,自己这次是专门来卖一些草药给他的。贾得贵听了连连摆手道:“沈公子真会说笑,我又不开药铺要草药有什么用?”
  
  沈原却告诉贾得贵,如今云州的邻县发大水,大水过后人畜腐尸遍野,必定会滋生瘟疫,疫情肯定会影响到云州的百姓。沈原说:“青蒿虽不是什么名贵药材,却是防治瘟疫的绝好良药,如果贾大人现在把我手上的青蒿买过去,到时候就是奇货可居,那价格还不是你说多少就是多少!”
  
  贾得贵想了想沈原的话不是没有道理,且正巧他的妻弟也在云州城里开了一家药铺。贾得贵思来想去觉得沈原也玩不出什么花招,最后终于决定拿出多年积蓄买下了沈原库存的全部青蒿。
  
  过了没几天,正如沈原所料,整个云州城都笼罩在瘟疫的阴影之中。贾得贵大喜,正准备让妻弟把手里的青蒿高价卖出,突然有人来报说,他的顶头上司李知府来访。贾得贵知道这李知府历来清正廉洁爱民如子,哪敢怠慢,慌忙出门相迎。
  
  李知府一见到他便呵呵笑道:“贾县令真是有先见之明。”
  
  贾得贵被他说得一头雾水,正不知如何回话,李知府又道:“听说你料定大水过后必定滋生瘟疫,便抢先自费收购了一批防治瘟疫的药材,准备瘟疫来临时免费发放给疫区的难民,此等胸怀让人佩服啊!”
  
  贾得贵一听傻眼了,自己是买了一批药材,可什么时候说过要免费发放了?这时沈原走了进来:“知府大人,你不知道啊,贾大人这样做其实还是为自己呢。你想想如果云州发生瘟疫,那么百姓们为免遭疫病迫害就会背井离乡,百姓们一走地就没人种了,到时候皇粮缴不齐,税费收不上,他没法向朝廷交代呀!”
  
  李知府一听更是大为赞叹。这时的贾得贵真是哭笑不得,没想到自己小心了又小心,最后还是钻进了沈原给他下的套子里。他想这次钱肯定是捞不到了,不过能捞个美名也不错,当下正色道:“大人过奖了,这都是卑职应该做的!”
  
  沈原又上前一步对李知府说:“贾大人真是忧国忧民,为了应付这次疫情,他把自己多年的积蓄全都用上了,足足三万两白银呢。”
  
  这话一出,贾得贵的脊梁是直抽冷风:沈原啊沈原,你这哪是夸我,你简直是把我往火坑里推啊!果然就见李知府听了这话,沉吟一会儿,脸当即就拉了下来,质问贾得贵:“我记得你是康熙四年的进士,康熙六年来到云州,刚上任时你生活拮据,还是我拿了五十两银子给你补贴家用,如今短短两年你哪来三万两白银的积蓄?”贾得贵当即被问得满脸通红,一句话也说不出来。
  
  贾得贵被撤职查办的那天,见到了沈原,就问他为什么要设计陷害自己。沈原回答道:“人们都说‘无商不奸’,这话一点没错。我是个商人,想点子赚钱就是我的根本。你是百姓的父母官,救民于水火是你的根本。但是无论官商,都要明白百姓是根本。我赚钱是取之有道,你丢官是咎由自取,不存在陷不陷害的事!”
  
  不久这件事就传遍了整个云州城。柳员外得知后,也不由得改变了对沈原的看法,有心同意他和女儿的婚事,但怎么也张不开嘴。这天他收到沈原托人送来的一封书信,拆开一看正是上次自己写给沈原的那首诗,只是诗后又多了两个字:
  
  顽童搬石费思量,下塘
  
  一心只为赚钱忙。买粮
  
  买卖本是两情愿,应当
  
  何故碎瓷扔下塘?虚晃
  
  诗的最后还有一行字:取之有道奸何妨?柳员外看后哈哈大笑,心中疑虑顿消:原来诗中说得明白,沈原当初对人说扔碎瓷下塘,这是商人的“奸”,但他并没有真扔只是虚晃一枪,这便是做人的“诚”了。柳员外大喜,禁不住夸道:好个取之有道奸何妨!说完再也顾不得什么面子,赶忙找人为女儿提亲去了。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取之有道